剑客没了对手,心里头就空落落的;国家没了对手,就容易飘飘然。苏联一散伙,美国那边就换上了专心搞经济的克林顿当总统。他大手一挥,裁了不少军备,美国经济嗖的一下就窜上去了。可这么一来,冷战后美国航空科技的研发脚步却慢了下来。美国人自以为,靠着冷战那会儿攒下的家底,到 21 世纪头二十年,都不会有谁能赶上他们。
可谁都没料到,冷战结束后,中国凭借二十年的航空技术积淀,竟迅速赶上了美国的航空科技水平。美国航空工业这回可是战略上看走眼了,付出的代价可不小。就从现在美国航空工业那慌里慌张的应对情况来看,这位以前的科技领头羊,眼下正面临空军科技发展的重大挫折。而给美国这么大冲击的,正是后来发力、赶上来的中国。
【苏联解体后,没有对手的美国航空工业决定大裁军,大量空军科技研发项目被暂停,美国航空工业陷入了失去的三十年。】
美苏争霸那会儿,就在苏联散伙之前,他们俩主要是拼军事。美国呢,有钱有势,在军工科技这块儿一直比苏联强那么一丢丢。冷战那会儿,美国为了搞军工科研,可是花了国家经济总量的3.5%,这就是为啥美国在军工科技上能遥遥领先的原因。你信不信,现在美军用的那些厉害装备,像隐身技术啊,相控阵雷达啊,还有高性能防空导弹这些高科技玩意儿,都是九十年代以前美国就搞出来的。
要是把这些技术搁九十年代,美国肯定得意洋洋地说,他们拿着显微镜都找不到对手,这话还真不是吹牛。苏联垮了之后,美国手里的航空科技比全世界其他国家都先进两代,他们的空军强大到没朋友。那会儿,谁还有心思去搞那些花大钱的军工科技研发啊。所以你看冷战结束后,美国空军、海军的技术进步就像被按了暂停键。怎么省钱,就成了冷战后美国军事发展最头疼的事儿。
咱们聊聊美国航空工业那些被砍掉的项目,通过几个例子就能明白个大概。冷战结束后,其实美国早就动手研发下一代战机了。七十年代,他们搞出了标准的四代机F14、F15、F16。到了八九十年代,美国一直在琢磨五代机的事儿。可冷战一完,压力瞬间就没了,好多研发项目就慢慢被搁置了,说白了就是为了省钱。
我认为,美国放弃的那几个项目,对美国航空力量的成长影响真的很糟糕。
首先说说F14D项目,就是那个有名的雄猫战机。这可是美国用来对付苏联远海打击体系,重新成为海上霸主的招牌战斗机。在苏联快散架那会儿,这战机还打算升级到四代半呢。没升级前,F14靠着它那大块头的机载雷达,就能提前300公里发现轰炸机,150公里外就能看到米格21这种小飞机。它不仅能往下看往下打,还能同时盯着好几个目标,然后挑四个最厉害的动手。它用的AIM-54不死鸟导弹,最远能打180公里,有效射程150公里。这战机飞得也远,四千多公里都没问题,还能带6枚不死鸟导弹,在离航母1250公里的地方就能拦截敌人。你看看这些技术数据,再瞅瞅现在四代半战机的数据,说实话,现在的那些战机也就这个水平了。
美国打算对F14D进行升级,给它装上全世界最大的机载相控阵雷达,换上更牛的航空发动机,还有全新的电传操纵系统等航空电子设备。它会配备美国最新的AIM120C、AIM9空空导弹,还有不死鸟导弹。这飞机一旦上了军舰,哪怕放到现在,都是海上最厉害的舰载战斗机。
但这款战机还在改进的半路上,苏联就散伙了。美国一看,干脆连带着航母上的A6舰载攻击机也一起放弃了,直接换上了性能差很多的F18C/D,顶替航母上的那些高性能战机。为啥呢?说白了就是为了省钱。因为一架F14的价格,是F18的两倍,七十年代刚出来的时候,就要四千万美元,能买20架歼7了。后来美国发现F18C/D不够用,又专门搞出了F18E/F。不过说实话,就算是现在最新款的F18E/F战机,在技术性能和飞行性能上,也比不上F14D。F14D项目被砍掉,其实拖慢了美国航母战斗力的提升速度。
美国还有个项目,因为战略上的判断失误被搁置了,那就是F22重型制空战斗机。咱们歼20亮相后,国内很多朋友到现在还在琢磨,美国会不会重新开动F22的生产线。其实吧,F22的生产线并没有彻底扔掉,而是给拆了,好好打包存放在内华达沙漠里。要是美国真需要,重新启动这条生产线也不是啥难事。
美国人觉得,他们那 184 架 F22 战斗机,能带上 1000 多枚防空导弹,这火力,别的国家空军根本没法在空中跟美国抗衡。再说了,F22 这玩意儿造价太贵,与其硬撑着养 700 多架,还不如直接砍掉一些,这样能省下好几千亿美金的开销呢。
现在大家明白为啥美国航空装备主要靠 F35 来撑场面了。说到重启 F22 来对抗越来越强的歼 20,美国其实也想,但 F22 设计得太紧凑,没法升级改造。就算重启了,技术上也比不过歼 20,所以重启生产根本没必要。
现在咱们聊聊中美空军的实力对比。中国那边,重型战机可不少,歼11、歼15、歼16加起来有一千架左右,歼20嘛,少说也有200多架。这么一看,咱们的重型战机总数可是美国的两倍。再单拎出四代半重型战机来说,中国的歼16数量那是美国的三倍。而且啊,中国空军的高性能重型战机还在猛增,一年就加一百多架。说实话,从硬实力上讲,重型战机这块儿,中国空军已经超过美国空军了。
在战斗机的技术和数量比拼上,中国和美国有点小差别,但技术实力上咱们可不差。现在看,主要是航母上的飞机数量和隐形战斗机咱们比美国少些。不过,随着中国航母造得越来越快,还有歼35隐形战斗机开始用,预计这差距十年内就能赶上。
得提一下,上世纪八十年代那会儿,美国对中国航空工业的底子是门儿清。正好赶上中美那段友好时期,美国还打算帮我们升级歼8Ⅱ战机的航电设备和武器系统呢。可后来中苏关系缓和了,中美友好也就到头了,美国立马对我们搞起了武器封锁。从那以后,中国航空工业的技术提升,就只能靠自己打拼了。
老实说,要是苏联没散伙,咱们就算能从他们那儿搞点武器装备,航空工业的发展估计也没这么快。记得九十年代那会儿,咱们好不容易搞到了最次的苏-27战机,居然还想把歼-10的研发给停了,这显然是因为咱们对自己的航空底子心里没底。回头想想,要是那会儿真把歼-10给弃了,咱们现在的航空工业,顶多也就跟印度一个档次。我问问大伙儿,就印度航空工业现在这德行,再给他们十年,他们能搞出跟美国比肩的空中部队吗?
这么说吧,美国那时候的看法其实没错,毕竟连我们自己那会儿都对技术突破没啥信心,别人又怎么会信我们呢?那么,中国航空工业到底是咋在短短三十年里突飞猛进,实现这个大翻身的呢?
我觉得,有三件大事对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。一是引进了斯贝发动机,二是中美没搞成的和平典范合作项目,还有就是苏联垮台后的双引计划。
斯贝发动机引进那会儿,看着挺普通,但它对我国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可是起了大作用,让进度快了不少。现在不少人觉得我们的航空发动机技术是从苏联那儿来的,这其实是个误会。咱们航空发动机真正开始有起色,还得从斯贝发动机引进那会儿算起。这款发动机在英国人眼里没啥大不了的,都说是废物再利用。那时候中美关系好,他们为了卖给我们,甚至从退役的F4战机上拆下二手发动机来。
接下来咱们聊聊那个没搞成的和平典范项目,它到底给中国的航电系统带来了啥好处?我个人觉得,虽说那会儿咱们砸了大价钱去升级歼8Ⅱ战机,结果却没如愿,但这可不意味着咱们啥也没捞着。现在网上老说中国军工厉害,看一眼别人的技术就能“搞出事儿来”,这玩笑话的背后,说不定就有那次合作的影子。
那时候,我们搞到了美国的AN/APG66脉冲多普勒雷达,这雷达是F16战斗机用的,后来就成了咱们歼10上那1473脉冲多普勒雷达的技术基础。再说说数据总线,美国的1553B数据总线让咱们明白了,航空电子系统得标准化、数字化。这对咱们后来研究数据总线技术,还有实际应用,都帮了大忙。它让咱们的航空电子系统,从以前那种散的架构,变成了综合的、模块化的架构。到了歼10战机那会儿,虽说没直接用上1553B数据总线,但咱们搞了个GJB289A国产数据总线,跟1553B标准挺像的。
另外,在这次合作里头,咱们中国的航空工业技术队伍也吸取了美国的系统工程设计思路,给以后咱们国家航空装备的系统设计提升打下了好基础。这次合作,还帮咱们培养了一批航空工业方面的初级技术人才,对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可是大有好处。
如今回头看看,那次合作咱们虽然花了钱但没直接换到升级版的战机,但这事儿却给中国航空工业日后的歼10项目铺好了技术路子,整整提前了十年打下基础。
说到后来的四代半战机,它装的航电系统跟美国的F22“宝石柱”挺像,五代战机呢,航电系统又跟美国的综合架构航电系统差不多。其实这都是因为数据总线技术在网络和硬件的不断升级中,有了不少进步。这两代战机的航电系统,技术上既有传承也有发展。
说到机载相控阵雷达的技术根源,我觉得主要是受了美国和苏联技术的影响。这个技术的提升可不是一蹴而就的,得从脉冲多普勒雷达开始一步步摸索。苏联垮了之后,我们确实从独联体国家那里搞到了些相关设备,但要说真正让这项技术突飞猛进,还得靠咱们自己的研发团队。
说白了,咱们现在的军工科技发展,不能否认从国外技术那儿学到的东西帮了大忙。就拿歼10战机来说吧,它算是咱们中国航空工业突飞猛进的一个开始,这里面,美国技术的影子肯定是有的,这事儿得承认。
美国人对我国航空工业技术的大步向前感到惊讶,说到底,他们就是不信咱们中国人那股子钻研劲儿。老实说,打从老辈子开始,咱们每回落后,都是一股脑儿地往前追,非得追上顶尖水平不可。这股不服输的劲儿,才是咱们华夏文明能一直传下来的关键。而说到头,这事儿能成,最关键的还是咱们国家的经济实力大幅增强,给军工科技的飞速发展打下了牢靠的基础。一开始总是最难的,但只要研发上了正轨,进步那就是迟早的事儿了。
说说现在中国空军的发展情况吧,美国那边在空中已经不再占优势了。不过得明白一点,咱们航空工业的技术虽然进步飞快,但还没到能把美国甩开一大截的地步。
说起咱们中国航空工业的进步,咱们心里头都挺乐呵。但话说回来,也得瞅瞅咱哪儿做得还不够,特别是跟美国航空那帮子比起来。说实话,现在咱们在军事装备上,也就重型战机这块儿算是超了车。要说隐身战机和轰炸机,咱们还得加把劲儿追呢,估摸着这路啊,至少还得跑上个十年八载的。
再说说美国航空工业,这几十年发展得确实不算快。但人家现在手里的军事力量,那可是经过了几十年的精挑细选和优化组合,留下来的都是精品。别看发展慢,真要打起来,那攻击力也是相当吓人的。
比如说,咱们常提的轰6K轰炸机,它能带上6颗反舰导弹,在航母舰队还没看到它的时候就能发起攻击。又或者,轰6K装上6颗长剑20巡航导弹,能打击几千公里外的目标,这些战术攻击武器确实威力不小。但跟美国人比起来,他们的打击能力可比咱们强多了。
美国那边儿的B-1B、52还有2这些轰炸机,都是干大战略任务的。它们出去执行任务,带的那种打军舰或者巡航的导弹,数量上比咱们的轰炸机多了去了,整整多了6倍呢!每架飞机都能挂上24枚导弹。更绝的是,它们挂的还是能隐身的导弹。这样的火力,现在世界上哪个国家遇见了都头疼,根本挡不住。
现在咱们航空工业的技术进步,基本上能跟美国的技术水平持平了,而且在个别小领域里头,咱们还领先了呢。要说咱比美国航空工业强在哪儿,那就是咱把技术变成战斗力的本事更厉害。不过,要想让咱们的军力存量完全超过美国航空力量,那还得再费点时间。
但我心里头确信,一旦超越的势头起来,美国早晚得把他们的空中优势给交出去。
往后,咱们得一边不断壮大航空队伍的规模,一边追求更尖端的技术,把现在的空军实力提升一个档次,这样才能稳稳保住咱们的空中老大地位。瞅着美国那边肯定不会停下追赶的步子,中国航空要想真正在全球天上称王称霸,估摸着得等到这世纪中叶了!
#百家说史品书季#